現代都市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所以人們要找各式各樣的減壓手段。其中與貓相伴名為“吸貓”的方法越來越流行,毛絨絨軟乎乎的貓不僅摸着手感就讓人舒心,單就看着這毛物一動不動躺着睡覺都是莫大的治癒。甚至不必親自擺弄,看圖看視頻“雲吸貓”一樣有着不錯的效果,有段子就說入職每人發一隻貓可以大幅降低離職率,可見貓是多麼惹人愛了。因此以“雲吸貓”為背景的作品也就容易討人喜歡,在上個季度就有一部動畫《同居人是貓》,以主人公養貓吸貓來講述一個當貓奴改善生活的故事,很容易讓看了的人停不下來。
其實《同居人是貓》這個譯名並不是非常準確,作品名直譯翻過來的意思是“同居人時而在腿上,時而在頭頂”,國內一些漫畫的翻譯採用的就是這個譯名。“時而在腿上,時而在頭頂”,直觀上像是描寫的貓的行為,但稍加聯想就能延伸到戀人的關係上,將人與貓親密無間的關係的躍然紙上。國內引進動畫採用的名字是《同居人是貓》,這樣字面上少了人與貓之間的互動關係,沒有直譯那麼生動。不過一來這是官方譯名,原作英語譯名也是這個。二來不為別的,這個名字更短更方便一些,故本文選擇與動畫一致。
《同居人是貓》最早是以網絡漫畫的形式和大家見面的,於2014年10月在Flex Comix旗下的網絡漫畫網站COMIC POLARIS上初載,當時是單篇故事,沒有進行連載。由於大受好評,而在大約半年後的2015年6月在同網站上開始了網絡連載。Flex Comix是與軟銀集團有密切聯繫的漫畫公司,此時正值軟銀集團和角川在文娛產業激烈角逐的時期,所以這部作品很快就得以漫畫單行本化。雖然作品人氣很高,但單行本出書的時候距離開始連載不足半年,作品既有的篇幅還不算多,如此快速的單行本化還是比較意外的。
《同居人是貓》單行本都不足150頁,算是偏薄的。每本主篇開始多點,將網絡連載為先的幾話都印出來后,到現在但本內容都穩定在3話。由於每話長度總有些差異,有時也用特別篇4格漫畫湊下頁數,畢竟不能再薄了。已經不算長的作品,如果再去掉對人和貓內心描寫的部分,作品的篇幅就更可憐了。這次動畫化12話大概就把前4卷單行本全拍完了,有一些刪減和改編,但基本上把主線內容都表述了出來,可見實打實的劇情確實是少。出書間隔一開始是8個月,現在已經延長至超過1年了,亞馬遜的評論里就有人抱怨等1年才出這點東西。然而這麼個漫畫作品,在2017年榮獲“全國書店員最推薦作品”第3名,現在更是在大批同類作品中率先獲得了動畫化的機會,這漫畫必有其獨到之處。
首先是題材上的獨特。2013年後整個輕小說業界基本上被異世界幻想風統治近半,雖然網絡漫畫起步比網絡輕小說要晚許多,尚還處於發展初期,作品風格不像輕小說那邊高度趨同,但《同居人是貓》這類輕鬆寫實的日常風格,還是能給看膩了幻想風故事的讀者帶來不同的閱讀體驗。而且這類題材是老少咸宜的作品,故事主題溫暖人心,帶有強烈的治癒效果。這兩點的結合,能被店員主動推薦也就不奇怪了。
既然是日常系作品,《同居人是貓》的劇情也就沒有什麼太特別的地方,只是描寫了人與貓的感情歷程。主人公朏素晴的不幸遭遇雖然很偶然,其單獨生活的環境卻能引起許多讀者的共鳴——在當下的社會中,孤獨生活並不是一種很少見的現象。本來略顯沉重的話題,卻因為主角貓陽的一邊賣萌一邊賣蠢,真是既可憐又既可愛,讓人越看越想看而欲罷不能。而兩者故事的結合和互相的扶植,又似的故事內容既是積極向上又不是單純的說教。這些結合起來,縱使篇幅少了點,卻是更適合快節奏人群一品的小點心,為繁忙的生活帶來必不可少的些許調劑
故事的主角素晴與貓的遭遇起因於父母意外去世后的一次掃墓中,在貓從墓碑後面跳出來的一瞬間,思念父母的素晴內心彷彿看到了父母的化身,就是因為這個才莫名把這隻野貓撿回了家。這次命運的邂逅本身就充滿了戲劇性,在之後劇情中漫畫和動畫都有父母幽靈出現的場景,彷彿故去的雙親放心不下不會與人接觸的兒子而把兒子交給了這隻貓照顧。
在日常生活中,確實有貓會選擇自己的“愛奴”一說。並不是每個人上去擼貓,貓都會老老實實給你擼的。貓稍有感到不舒服的時候,輕則毛髮倒豎身體僵直作出生氣害怕之狀;重的就如同作品裡的編輯河瀨篤的遭遇一樣,直接被貓一爪子下去。貓的選擇與擼貓者的性別、外表等完全無關,全看貓的自身趣味所在。新生的年輕貓或是與人保持距離的野貓大多是這種脾氣,被人豢養一段的時間的貓因為和人接觸時間長了就逐漸習慣了與人的相處,脾氣也就好的多,但對於貓這種完全腦神經的生物來說也是有例外存在的。因此擼貓不謹慎,自己兩行淚。
在作品裡,名為陽的貓也是經歷了這樣一個適應過程。從開始隨意就給河瀨一爪子,甚至在“愛奴”素晴面前也會擺出攻擊的姿態。到後來會自然而然地跑到素晴身上安穩睡覺,對於原先極度討厭的河瀨也能給予一定的接納。其實河瀨這種激烈的戲貓姿勢,大多數貓都會不適應的,除非是那些與人非常熟悉的貓,或者是已經懶得動彈的老油條們才可以這樣激烈地逗玩。
《同居人是貓》這部作品在對貓的細緻描寫方面是下了一番工夫的。貓的動作,貓的態度,和對貓心理的猜想,看起來是那麼的自然,有非常豐富的日常觀察積累。而在人的那邊,同樣下了不小的理論工夫。
故事的主人公朏素晴是一個重度社交障礙者,除了自己的至親之外,並不會和其他人打交道。雖說這種算的是心理疾病,導致這一切的原因多少還是因為素晴童年被排擠的經歷。造就出這一切的元兇看似源於素晴自身的性格弱點,事實上來自別人的社交壁壘才是更主要的原因。美國社會學家大衛·理斯曼在《孤獨的人群》一書就分析過孤獨社會的成因:社交的需求使得人們更注重於他人對自己的認可,這種自主性的削弱與放棄導致了人更容易感到冷漠和幻滅。年幼的素晴曾經試圖向別人推薦自己的所喜愛的東西,但並沒有成功,從而在之後徹底放棄了交流,對於他來說外人存在就是讓他感到不安。由於難以得到他人的認可,素晴逐漸被屏蔽於社交壁壘之外,成為了孤獨社會的犧牲品。
社交的壁壘一旦形成就難以突破,尤其是素晴這種足不出戶的人,能交流的人只有自己的至親而已。失去這唯一能與社會交流的窗口,本來就是別人眼中問題孩子素晴更是成為徹底的“孤兒”。與社會的隔閡還造成素晴社會能力的低下,不會按時吃飯,不會打理自己,作為“社會人”的象徵,連領帶都不會打。不僅是個問題“兒童”還更像是個“廢人”。即使素晴已經是小有名氣的小說作家,養活自己基本沒有問題,但就社會的評價來看依然是個不合格的大人,故事開始時空空如也的冰箱就是反映他人生境遇的一個象徵。
此時由於陽的介入,不善生存的素晴不得以只能去向別人討教怎麼照顧貓。起初是身邊的熟人,逐漸逐漸就擴大了交際的範圍。沒有與他人共同話題的素晴,貓卻成了唯一的例外。其實素晴所面對的社交壁壘並非來自於他人的刻意排擠,素晴所面臨的社交困難最大阻礙還是因為自己與他人難以有共同的話題,社交壁壘的至少一半是自己原因。其實素晴身邊並不乏願意主動和他交流的人,像幼年至今的友人矢坂大翔以及他的一家人,還有熱心的編輯河瀨都是。因此當有了一個能夠溝通的切入點之後,素晴的社交情況一定會有所改善,而陽就是這樣一個催化劑。
《同居人是貓》採取的是角色切換式描寫手法,即寫一段人的故事,再以貓的視角來返述這一段故事,分段描寫了人與貓在不同視角下看待問題的分歧。這樣既能體現出雙方的互動關係,又能在突破社交壁壘的主題之下表現出雙方的內心變化,讓故事更生動。而且視角切換也更能配合陽的賣萌,不少人被此作吸引正是因為這個。
就像孤獨的素晴一樣,陽也是在失去兄弟姐妹和同伴之後,孓然一身遇到了素晴。隨着劇情的深入,故事並不是簡單地將“女主角”陽描寫成寵物的角色。表觀上的原因是由於素晴不會與人相處,連與貓相處都戰戰兢兢,導致陽一開始在家裡就像是個“同居者”而非寵物。有着照顧弟妹經驗的陽,把帶自己回家的素晴當作了要照顧的對象,雙方關係置換時而有之,這也是作品一大有趣的地方。由於素晴一忙起來就忘了吃飯,導致自己會餓過頭真的暈過去,這一點都成為了編輯臨陣大敵般要特別注意的事情。而陽此時居然會把自己的貓食分給素晴吃,大家看到這裡難免忍俊不禁,而在笑過之後卻有能感到滿滿的溫馨情誼。故事這麼一個開頭正是吸引人讀下的要點,使大家無比想知道素晴和陽的故事接下去會怎麼發展。
另一方面貓的獨立個性又讓陽把這裡當作自己的領地,不僅是素晴的腿上頭上,素晴工作的筆記本上,素晴所鍾愛的書本上陽都能隨意一下。這種動作與貓的行為契合之外,反過來又映襯了標題——“同居人時而在腿上,時而在頭頂”。
由於作品對對陽進行了人格化,我們看到這些都是由作者賦予上去的性格,歸屬於想象一類的範疇。這種想象看着是非常有趣的。而且這種人物的切換手法本身也夾帶詼諧的元素,人小心翼翼地伺候着貓,而貓反過來認為這是自己的了不起。正是這種認知上的衝突,給這部作品溫馨之外帶來了一絲微笑,從而更有治癒人心的作用。他們不僅是一對“戀人”更是一對孤獨的生命在相互扶持,誰在膝上、誰在頭頂,可並不一定是陽在素晴的頭頂,也可能是說陽所在照顧素晴,至少在陽看來是這樣的。
對於這點確有一個說法:在貓的眼裡,它才是一家之主,而人類都是服侍它的生物,這也就是“貓奴”一說的來歷。和容易與人混熟的狗不同,貓要同樣來個自來熟實在是不容易,跟抽SSR一樣完全看歐力,所以養貓有時真是件吃力而不容易討好的事情。像素晴那種連自己生活都搞不定的人,想要照顧好一隻貓那才是更為困難的事情。儘管如此素晴還是勉為其難地服侍好陽,這種“貓奴”精神真是高尚。
其實有着“社交”壁壘的並非只有素晴,作為貓的陽同樣面臨著怎麼和人類進行“社交”的問題。作為一隻出生后不久就被拋棄的野貓,是靠着自己學會的技能生存下來,因此陽是不知道人類的那些動作的意義的。在與人的交往逐漸深入后,才理解人類口中“陽”的意思是叫它的名字並不是它所以為的“吃飯”的意思。陽如臨大敵視作危機的事情,其實只是一些正常現象或例如去寵物醫院檢查身體這種對它有益處的事情。而在“照顧”素晴這件事上陽是真心把素晴當自己的弟妹一樣,它並不知道碗中的食物到底是哪來的,但還是把食物分給了暈倒的素晴。
現實中的貓就是這樣一種莫名其妙的生物,總是會做些不合邏輯又讓人抓狂的事情,最常見的莫過於喵喵叫着要你開門,結果你開了門它又不願意出去了。手賤也是貓的一大毛病,家裡有貓的話,放在桌上的東西難免要遭殃。而最恐怖的還屬兩者的結合,當發神經與手賤同時發作,家裡又沒人管的話……就是素晴難得離開家去簽售那回發生的事了。
貓不像狗能好好教育,一來本就對你愛理不理,二來也沒什麼好的懲罰手段,即使不給吃的貓咪自己出去開個葷也不成什麼問題。現實的中的貓就是這樣非常獨立的生物,貓冷酷高傲的樣子,不像狗那樣會露出可以被人辨識的笑容,加上很難搞懂它的心情,所以很容易讓充滿熱情的人帖個冷屁股。造成這個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貓科動物都是天生的捕獵高手。生物學上,善於單獨搞定獵物的貓並不需要像狗的祖先狼那樣的群體活動和配合,這不單是素晴在小說里描寫的殺手,更是是真正的“殺手”。據流言說現在的貓為什麼只有那麼大,是因為如果再大就能夠輕易放倒人類了,所以有時候感覺到貓身上散發出的殺手氣息或許還真是來自貓的原始天性呢。
《同居人是貓》里素晴與陽這一對,雖然不能說一定來自於作者的生活經驗,但還是有些原型可循的。歷史上就有不少文學名人私底下是個貓奴,留下了不少軼事。其中比較接近素晴與陽這對情況的是美國推理小說家雷蒙德·錢德勒。素晴所寫的小說,雖然沒有詳細的內容但從描述上來看應該是推理小說,身份上首先就對上了。雷蒙德·錢德勒對他人過於冷酷而非常不合群,常常自顧自而讓別人無法忍受,性格上也有相似性。重要的是他對自己養的名為達姬的母貓卻鍾愛有加,總是會滿足這隻貓的各種要求,雖然自己有時也會因達姬惹事而發怒,但最後還是捨不得這隻貓。另有一位同樣把愛貓寫進小說的現代驚忪大師斯蒂芬·金。素晴把貓寫成冷酷無情的殺手,而斯蒂芬·金也把自家貓寫進小說讓它在關鍵地方改變了事件的走向,而在《寵物公墓》一作中貓確實成為了殺手一樣的存在。
在愛貓這事上,海明威、馬克·吐溫等名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作品選擇的這兩個可能的參照或許是為了配合素晴的推理作家之名有意而為。撇去多餘的形容,這故事說的就是一個孤僻的人在收養一隻貓后變成了“貓奴”,並為了讓“主子”過好日子不惜冒各種險盡心儘力的故事。不由得讓人感嘆貓奴的偉大,本質上就是這麼一個“貓奴”和“主子”互相成長的故事。
雖然日子一天天過去,在生活技巧上素晴學會了做飯,雖然作為“貓奴”的素晴學做飯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給陽改善伙食。此外作為成長最重要的標誌,素晴成功把自己小時候就想與人分享的讀書愛好推薦了出去。其實這一點他早就做到了,作為一個小有名氣的小說家,他的作品已經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只是由於自己的封閉不與他們人交流,才導致自己並不知道別人對他的想法。一開始連去咖啡館交談都無比難受的素晴,就是通過陽的關係才認識了寵物店的押守小姐,而押守小姐和她的弟弟正巧都是素晴的粉絲。雖然這裡看似過於巧合,但實際上故事是將長期改變的過程在戲劇性處理中加速了。
在動畫最後尋找陽的時候,素晴竟然不惜向從未謀面的陌生人主流求助,這可是在最開始完全不可想象的事。之後素晴回到他們一開始相遇的墓地,結果就在周圍發現了差點掉到水溝里的陽。等素晴和陽都被救起來后環顧周圍,素晴和陽不僅互相扶持着彼此,也有了更多的朋友,他們雙方的處境對比故事剛開始簡直是天壤之別。在最後通過雙方的口吻,素晴和陽互相承認了對方是自己的家人,人與貓的故事正式踏上一個新的階段,以標題“時而在腿上,時而在頭頂”進行了點睛式的總結。
整體上漫畫的發展進度還是比較合適的,改編成TV后因為少了些內心描寫,進展看上去要快一點,不過還算在原作範圍之內。比較大的改動是動畫結局,最終話“你和我”和漫畫第4卷同名篇是完全不同的,漫畫里的劇情是素晴自己給陽做飯以及押守小姐的弟弟優伍登門道歉的故事,這些內容在動畫里都合併到了前2話。漫畫單行本第5卷是去年年底發售的,此時距離動畫開播不足2周,相信這最終話是動畫原創的結局。其實由於漫畫連載中,並沒有哪一話做過段落式的總結,動畫的這種處理滿足了故事一時完結的需要,即使要拍續集還能以此為契機開始同居人的新故事。
從大方向來看,已經搞定了自己周圍生活的素晴應要走出自己生活的圈子,之前多次出現素晴父母要兒子一起出去旅遊的回憶,和動畫一樣這很可能是對於將來劇情的伏筆。其實在第4、第5卷中已經有不少之前埋下的伏筆被回收,人與貓的故事必將走向更寬廣的舞台,雙方的關係就如同日文標題里那個句號一樣,走向完滿。
請 登錄 后再評論, 沒有賬號請先 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