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书评:评《死亡救援》

文章分类:书评  作者:疯兔子   发布时间:2020-06-09 18:34

作品名:死亡救援

阅读原作:https://www.linovel.net/book/116382.htmll

作者:星辉落XingHL

书评人:疯兔子


本作十分对得起标签上挂着的【悬疑】二字。

不论从带有些许恐怖色彩的凶案,还是在叙事结构上将时间线拆解排序的手法,都保证了本作那一股纯正且浓厚的悬疑氛围。而在这之上更加添彩的则是,作者通过不挑明主视角叙述人物身份的方式,让第一遍的阅读体验有似懂非懂的朦胧感。

但平心而论,即使多遍阅读本作,这股本应一把拨开云雾见明月的畅快感却没有出现。反而更像黏黏糊糊的胶状物,越擦越脏。

作为一名此类作品的深度爱好者,我将尽我所能去剖析本作中所出现的写作手法、叙述诡计以及影响阅读体验的部分问题点,希望能对作者今后的创作道路带来一丝丝帮助。

以下如有妄言之处还请多多指教。

 

(以下书评将不免涉及剧透,未阅读本作的读者请酌观看!)

 

1、叙事结构

本作的叙事结构以及对于情节推进所采用的手法是亮点之一。

摆在明面上的故事横跨25年之长,并被作者以相对较为零碎的交叉叙事手段分为几个具有一定信息量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当中有着作者所埋下与剧情推进以及人物关系相关的信息量,并最终通过信息量逐步叠加的方式汇聚回到现在,让整个故事全貌展现在读者眼前。

而在明线之下还存在一条更加久远的暗线,或者也可谓是整个故事的“因”。在极为模糊且叙述内容及少的情况下,对于凶手真实身份的暗示以及作案动机的揭示都藏于其中。这一部分中充斥大量细节以及对于剧情人物关系的误导,通读全文后再来回看的确会发现不少第一遍时漏掉的巧思。当然,烟雾弹类的信息相信也为不少读者理解本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那么,我为什么会将每一段时间线上的截取称其为“模块”呢?

因为除了【案件发生四个月前】的那一段外,其余片段均可谓是信息量绝对大于情节塑造。不论是人物对话还是整个当下场景的营造,都是在为了悬疑感以及最后的那个结论做铺垫。换句话来说,就是故事的核心不够扎实,让故事沦了为给结尾揭露真相那一瞬服务的“配角”。作品整体的阅读体验比起一部小说,更像是一个具有情节的智力游戏。作者通过不同时间点上的人物说出关键信息点,当然也包括行为、报道、以及角色情感转变等为读者最终的判断提供或实或虚的逻辑基础。这些信息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则是需要读者自行寻找,逐渐拼凑后形成事件全貌。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具有风险的做法,因为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绝对的信息差,作者认为理所当然可以顺利衔接的信息,从读者角度来看可能甚至是两条截然不同的线路。更何况作者在不同时间线上还运用了不同视角。最终导致的结果,就变成了读者想要知道结局以及真凶的心情远超于了解整个故事,一部小说也就成了一个谜题而已。

我非常钟情具有惊天反转的小说作品,甚至某些作品开始剧情暴走后,直到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在反转。可本作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反转,只是某些关键信息隐去或是模糊处理,以此营造悬疑感的做法。这就相比较于将全部信息展现在读者面前,但通过不同排序或是理解角度不同,得出全新处于逻辑框架内却具有反转结局的作品而言,缺了那么点老练。

且依然是以【案件发生四个月前】为分界线,整个叙事节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前半段更像是一个卷面,为读者抛出了问题埋下了伏笔;而后半段则突然加速,毫不掩饰的直接将写满答案的答题卡放到了读者面前。

这诚然是一种写作方式,但也只应该是对于故事表现的形式而已,缺乏故事性的小说作品多少会让人难以印象深刻。特别是在篇幅有限,极难形成具有多种内心冲突的人物塑造下,本作所呈现的故事性又被进一步削弱。至于人物所造以及形象问题在下面会讲到,此处仅作概述。

总之,碎片化叙事以及利用多视角的叙述,是一种风险远远大于收益且极难掌控的的写作方式。这就像一把打磨精细的武士刀,虽说随手挥上两下那股子虎虎生风的劲能让人心生澎湃,但在旁人看来或许只是一个门外汉在耍着玩儿似的。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作者在本作中所埋下的伏笔基本都有回收,且符合剧情人物的底层行为逻辑,虽铺垫了一个恐怖传闻却没有怪力乱神的强行将剧情合拢。作为一部带些推理元素的悬疑作品来说,已经处于优质作品的门槛之前了。

 

2、人物塑造

首先,我虽然对于本作人物塑造有着诸多不满与想法,但依然要夸赞一下作者对于几位凶手候补犯案动机的塑造。每个人都在看似正常的思维逻辑下有着偏离轨迹的思想存在,因此不论是谁去犯下凶案,都有着可以说服读者的合理性。

但人物塑造部分的缺点也正与此相关。

作者过于追求对于凶案以及整个悬疑部分的营造,以至于所有人物都是围着这一件事团团转。甚至有某几位角色在文中并未出现过几次,读者对于他们的印象少之又少,但却又恰恰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情节推动作用。这样的做法在游戏、动画、乃至漫画等故事载体中或许更为合适,因为可以辅助视觉以及听觉等信息传达手段,让接受信息一方有更深刻印象。但对于一篇短篇小说而言,不去重复某些人物特点,就意味着这些重要角色就跟街边杂草一样都是一串文字而已。我也与一些读过本作的其他读者沟通过,他们甚至临近结局时都弄不清楚谁是谁,谁又杀了谁。

这并非是读者阅读时不仔细,而是对于读者而言每一个文字对他们而言都是同等价值,作者不去有意引导的话某些费尽心思的伏笔,就只是几个黑乎乎的字迹而已。

说得直白些,就是有些角色在故事中沦为了工具人。

但作者并非是没有能力去塑造,反而安警官这个角色甚至可谓极其讨喜。不但有着表面上有着嫉恶如仇的正义性格,更是通过与孩子间的隔阂以及对自己失职的懊悔,塑造出了非常具有情感共鸣的内心挣扎。

被班级同学欺负的农村孩子也足以令人揪心,满怀希望却又误会被人背叛时的心理变化也非常流畅且情感清晰。

所以我相信角色塑造的扁平化以及机能化的问题,更多是因为篇幅所限而让作者无力发挥。若是有更加宽松的创作框架,凭借作者的叙述能力以及人物设计能力,一定可以有更加丰满的角色让整个故事鲜活起来。

 

3、文字叙述

本作的文字叙述,也就是所谓的文笔方面没有过多可以说的。

基本上处于一个总体无功无过的状态。整个阅读体验除去作者故意省略以及烟雾弹部分,可以说是非常流畅,且在部分需要情绪爆发里的场景下又有着足够的亮点。

但在一开篇的报道中,建议将叙述逻辑以及文字报道与口述之间的过渡再去打磨一下,部分转折实在有些僵硬。

并且在人物台词的设计上,不同性格、年龄、立场之间角色的差异最好能够更加明显一些。如是能做到即便不去提示谁在开口,也能让读者明白现在正在说话的人,那便颇为上乘。

 

4、总结

虽然上面的评价环节我提出了不少尖锐且看似不近人情的说辞,但实际上我认为本作放在一个大的创作环境下,绝对可以称得上够格。

书中不论故事还是手法都密切贴合悬疑主题,且主题连贯性具有一以贯之对文字的主导作用。实话而言,能做到这点已经可谓十分不易。且在一个较短的篇幅当中,作者又非常具有开创精神的选用大跨度时间线,让故事最终的结局又涂上了一抹宿命般的悲剧色彩。

但作者对于此类题材以及叙事结构的运用,却还稍显欠些火候。如何在信息量的外面包上一层更加好看的外皮,让读者通过故事悬念与人物立场冲突去一步步走近真相,这是需要作者去打磨的地方。

最后说一些比较主观的个人感受。

本作的开头为我带来了极强的阅读趣味以及兴趣感,这种被托起来的期待感却在略显干瘪的情节推进中被慢慢放下。虽然结局又再次给了我重新回头去梳理情节的冲动,但当回过头阅读第二遍时,我本满心期待能通过作者细节的铺垫回收伏线,让所有环节干净利索扣在一起。可某些暧昧不清的信息却让“扣下去”的这个动作显得拖沓。

没有去单独聊剧情方面也是因为关于这部分的观点已经在前两个板块阐明,并且展开来分析的话会非常破坏作者费尽心思营造的悬疑感。因此这一部分还请见谅。

而相比正文,附录的恐怖故事则是水平相当高超。极端篇幅下营造出了符合正文调性的小故事,并具有一定心理恐惧的暗示性,非常入味。

希望未来还能继续阅读到作者更加精致且风格清晰的作品。

 

以上为一直不靠谱的疯兔子的一己之见,略有言辞不妥之处还请见谅。

鞠躬。


加载中, 请稍后
头像
表情
发表书评 发表评论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评论成功

0条评论
只展示书评
加载中, 请稍后

后再评论, 没有账号请先 注册

表情
输入满200字时可切换书评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