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不管是宫野束还是【宫野束】都会确切的去思考一个问题。

实际上那并不只有她们两个人才回去思考,大概只要到了这个年龄,有过在学校中的人生经历的人类都会有那样的想法吧,当然,没有的可能性也很高。

问题很简单,“人类为什么要依附着他人而活着呢?”

这种问题更多的出现在有些孤僻的人身上,他们会问自己,有些时候集体是必要的东西吗?人类真的需要和别人抱成一团才能够取暖存活吗?

会思考这个问题的根本,还是因为宫野束亦或是【宫野束】都曾经或者一直受到过别人的约束,因为别人的重重要求而开始怀疑自己。

在生命开始的初期,人类就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并不是指出身和相貌的不平,而是在所有人的生命初期,他们的意识并不是由他们本身来掌控的,更多的则是由家人父母来进行决断,孩子究竟应该怎么样去生活,孩子将会有一个怎样光辉的未来。

这些布置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逐渐地开始延伸为别的部分,更多的在意孩子的一切行为并且加以约束,以自己构想的最完美的方式给孩子一个完美的未来。

——自认为完美的,未来。

这一行为存在着一个最根本的BUG,那就是两代人的思想差距,在这种思想差距的存在之下很多时候身为父母的想法会与身为孩子的想法不同,不同构造出了分歧,而分歧就是隔膜的开始。

这个时候,孩子就会有大致上相同的三种不同选择。

第一,正确的和父母沟通之后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是一个两面性的选择,最终的结局就要看父母的心理如何,如果能够承受自己对于孩子的“宠爱”被孩子所讨厌,能够接受孩子跳出自己的控制和爱而给予更加无私的奉献,那大概就是最棒的选择了吧。

当然,身为两面性的选择,更加极端的结局是,孩子是未来会被父母更加严厉地锁死,会被苦口婆心地灌输自己受到的一切都是来自于父母的爱意。

这种极端的做法会导致孩子变成父母的傀儡,如果最后父母的计划成功,那么孩子或许会发现这一切都是为自己铺设好的道路,但是能够成功的案例少之又少,因为在极端的结局之下,孩子会有更加极端是反抗。

没有什么是真的天生就热爱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因为那关系到一个天平的等量,就算是再小的孩子,在意的事情也是所做的一切对于自己是否有半点好处,如果观测到了那些东西,心理的天平就会往那一侧倾斜。

再这样的基础之下,被极端制约的人类就会做出第二种选择。

人类能够在极端的环境之下做出的选择往往是超乎意料的,在经过自己内心的天平的衡量之后,他们会选择自己能够获得的东西和能够舍弃的东西。如果这一权衡到达了极致,那就是绝对的冷静和均衡原则。

在这一基础的权衡之下,有些人权衡出了父母所做的这些行为是对自己的善意,而半推半就地接受安排,这些人往往就是那些接受了自己并不愿意的安排之后还能够顺着被安置好的道理而走向成功的人,而第二种人不一样,他们会更加无理地将自己现在受到的强制性对待和“自由”来进行权衡,权衡出来的结果往往都是为了自由而做出的蠢事,有些人自甘堕落,有些人选择流浪,或许他们获得了成功,又或许他们就这样一世沉沦。

这也许听上去也许是最大的happy end,也许是最大的bad end。

但是在经过思想的权衡之后,会有第三中人做出的第三种选择。

这一类人多多少少都以为幼年时的记忆而对父母怀有恐惧的心理,他们虽然不甘于自己受到的强制命令,但是因为恐惧而不敢反抗,与自由不同,他们在天平上权衡的筹码是“自己”。

胆小,害怕一切,把自己封闭起来,如果能够得到救赎的话心理就会由封闭转为开放,如果得不到救赎的话,恐怕会一直活在痛哭之中吧。

因为知道拒绝的代价而不敢拒绝别人,因为太过于害怕而想要过分的保护自己所以会更加深度地去理解别人的话语中并不存在的含义,最终或许偶遇到救赎,或者能够照顾自己一辈子,可以让自己不再担心受怕的人,亦或是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上一条看似成功,但是自己却万般厌恶的生活。

然后就在这样的生活里后悔,并且憎恶着自己。

这毫无疑问是真正的bad end的存在,而且过分地展现了人类的弱小和其弱小的又来。

人类总是傲慢地以自己的想法去定义所有事物的根本,实际上那根本就是一种无知的体现,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埋葬什么,也并不知道自己在唤醒什么,悲剧的创造者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身处于悲剧之中,而喜剧的主角也永远不知道自己是别人的笑柄。

……宫野束,就是被迫做出第三种选择的人类之一。

当然,倘若有神明存在的话,那并不适存在每一个人身上的第四条意外变回出现。

人的一生中总是会偶遇一些意外,或许因为那些意外一夜暴富,或许因为那些意外而丧命黄泉。

有些人会被那些意外毁掉一生,而有些人则会因为那些意外被彻底地拉出黑暗的生活。

对于宫野束来说,她遭遇上的意外,或许就是能够改变她一生的某个关键因素。

那就是唯一的正解了。如果能够从这个方程中逃离并且结算,那么不管是【宫野束】还是宫野束都能够得到幸福的救赎。

如果,的话。

14(人类的生存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