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叙事手法来说,本书应该算是“乱线性叙事”(?)。但实际上,本书的叙事手法是乱中有序的,我以结尾时高潮转折爆发出来的爽快度为主,“各方角色视角”和“对世界的影响”作为补,以此为故事叙事的中心思想,开始编排故事。如果读者在读了前几章依然觉得莫名其妙,搞不懂这个故事是要说什么,那是很正常的——當然,如果你把這整本書的每個章節都當作毫不相關的一個短篇寓言小故事來讀也是可以的,畢竟整體故事主軸太龐大,中心也不在主角身上……希望,在读完这个导读以后,可以帮助你理解这个故事的叙事手法。

本书分为“信头”、“第〇封信”、“送信中”、“休业中”、“回信者”、“信之效应”和“信尾”共七个章节分类来推动全书故事的运作。

信头:一般来说是三个看起来和主要故事毫无关联的小故事片段。在时间线方面通常也有很大的跳跃,并与“信尾”有前后呼应的关系,是引起主线故事产生或某个角色组织诞生的关键片段。

第一卷例子:

“信头1,故事说明——The Teller” 和“信尾3,旅行結束——The Teller”,是相关的。两个片段不止出自于同一角色之手,也作为故事旁白之用。

“信头2,诞生于研究所——The Witch”和“信尾2,目的地——Go On”则是交代了研究所的命运,其中的来龙去脉和研究所本身的结局。

“信头3,倒霉的孩子——The Runner”和“信尾1,邂逅——The Terminator”更加就不用说了吧?这里交代了那壮汉和岚迩与维琪丝相遇的故事。

第〇封信:故事主要章节部分,以近似公路电影的形式来进行。故事焦点通常会放在一个全新区域全新设定,并以此作为后续剧情的最大伏笔和影响的背景。(尤其是“信之效应——Letter Effect”章节中)

送信中、休业中:均为在前章“第〇封信”中同样设定的区域所发生的支线剧情。它一般不影响重大事件的发生,有时用意是在于传达出某个讯息、插入突然想到的有趣故事,以想要理解全书故事大纲来说,阅读的必要性非常低。但,作为多个庞大设定地区之间的缓冲,我觉得这样“间章”类型的小故事是必要的。

回信者:除了主角之外,各个角色与主角相遇之后的发展和去向。简单来说,就是因为和主角们相遇后,受到主角们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配角们。作为“第〇封信”、“送信中”和“休业中”的伏笔回收,通常也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和高潮所在。

信之效应——Letter Effect:整个故事为其铺成的重大事件,要我说的话,我希望它能呈现得像是只有展现于一瞬间的美丽烟火一样……简短,但是却是高潮。

如果在阅读本章的时候,还能同时考虑到前面所发生过的小故事。那些点点滴滴,应该可以很带感才是。

信尾:本书的结尾。通常和信头有前后呼应的关系。具体请见信头的部分。

那么,本书的导读大概就到这里了。如果还有关于故事叙事的什么问题,欢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发问。

当然,我也知道用这种“别扭”的方式来呈现整个故事,并不是一个会受到人人接受的做法。但我依然希望可以用这种比较有别于一般的方式来呈现这样的一个故事,期待可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