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上述原因,往届的一班的学生往往逐年累月的一直在损失却不会得到补充,最后会越来越少,甚至毕业的时候可能只会剩下二十几个人,目前总人数最少的高三已经有这方面的迹象了,而高二年级因为郑宇濛的个人魅力以及有够充分带动班级同学的积极性,很多人往往是慕名前往,仅仅是为了能和学生会长郑宇濛做同学而拼了命往二年一班考去,虽然其他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和历届的一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因为有郑宇濛这样一位中心人物存在,也会有很多人甘愿乐于围在她身边,这导致二年一班的人员流失率比想象中低得多,甚至有望破几率成为历年来流失率最少的一届。
但是,正所谓物极必反,虽然最后毕业的时候能够在一班完成学业的条件极其苛刻,但是对于所有移峰学院的学生来说,这个位置就是能够代表他们是同年代中实力最强的存在,这种头衔所带来的满足感,能够证明自己的喜悦和成就感永远是能够不断地吸引这些优等生前进的动力;同时也会激发他们的压力与好胜心,毕竟对于他们而言,自己已经是各个地区的最强者了,同时也是全国数以万计的同龄学子当中最顶尖的那一群人了,在成绩上的竞争其实早就已经不怎么能够让他们感到兴奋,提起兴趣了,毕竟自己总是赢,任谁都会感到腻烦和无聊,也就是现今流行语当中所谓的赢麻了的心理。
当然,获取不断拼搏,不断考验自己的刺激感,以及最后能够获得证明自己身份的成绩和排名感的成就感仅仅是能满足学生个人情感的东西,在一班毕业所能获得的当然不会只有这一点精神层面上的满足和优势,毕竟每个人都是要活在现实活在当下的,一味地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固然可以,可也得考虑现实当中的饥饱问题,没有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光是精神上的满足感可不足以让人走完精彩的一生。
尽管只要能够成功在移峰学院毕业,那么对于国家来说也就认可了你的成绩与能力,哪怕不需要去更高级的大学进行深造,光靠这一张文凭任何移峰学院毕业的学生都可以在未来得到吃喝不愁,衣食无忧的生活和工作,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也无限广阔,当然,这样的学生除了猎头企业之外,世界各地的最高级学府自然也会不遗余力的递来橄榄枝,送来邀请函邀请他们到自己的学校当中继续深造,而大部分毕业生自然也会选择这种更有发展前景的选择,进入到大学深造之后,继续读研读博甚至一辈子都投身在科研领域当中,度过这样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一生,并且在功成名就之后收获名利双收的结果。
只要能够从移峰学院毕业,那么高考就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了,因为学校里的几乎所有的学生毕业之后都会收获来自全国各个名校的报送邀请,只有学生选择学校的份,而各所高校此时都没有什么发言权。而从一班毕业,自然意味着可以最优先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国内最顶级的学府,自己最喜欢的专业进行深造,他们的位置也决定了他们足够胜任这样的特权,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大学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开销也将会由学校和国家全权负责报销,可以比大多数同龄人都更早实现经济独立。甚至哪怕是选择出国到校外深造,国家也会帮忙处理好一切的费用和手续证件,全方位的为这些人才的未来铺路开绿灯,可以说,只要能够实现在一班毕业的这个结果,接下来的人生就彻底衣食无忧,完全成为被国家所包养的状况,哪怕这些人未来并没有真的做出什么成绩(当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建校以来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极低,哪怕是结果最差的人也成为了某一不算重要领域的大拿)国家也会全权负责他们未来的生活,这便是他们青春时的拼搏所换来的结果。
如果说拿着移峰学院的毕业文凭,未来完成学业正式迈入社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一定会被高薪的大公司盯上肆意挖角,那么在一班毕业之后,所能拿到的薪资就是所谓的顶薪了,具体的数额虽然毕业生们都没有透露,但是从这其中的某些人经常能够登上财富杂志的封面和榜单这一点来看,这绝对不可能是个小数字,甚至有可能是天文数字。当然,就算不想选择给企业或者国家打工,自己出去创业,这些人的企业也同样在起步阶段就会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不仅如此,哪怕是需要拉企业赞助资金入股,光靠这些人的名气和文凭,那到时候也是手到擒来如鱼得水的。
正因为有着这样那样的独特优势,在最终对于这个班级的竞争才会如此的趋之若鹜,所有人都渴望能证明自己才是人才中的人才,尖子中的尖子,顶峰中的顶峰,不然的话,他们来这所学校的意义其实也不大了。
没有人天生就没有竞争心,没有谁天生就不想赢,尤其对于这些从小到大就习惯了在成绩上胜过对方的学子而言,赢,才是常态,自己登上顶点,才是合理的结果,输,以及被人从顶点踹下踩在脚底,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一般的名额竞争才会如此残酷,如此激烈,彼此之间相较于说是同学关系,反倒是更类似进入职场后同事之间的那种竞争关系,彼此之间的感情低到了极点,正因如此,这样苛刻的学校传统才会一直保留至今。
但是,虽然一班的位置因为其能够获得的利益和荣誉对应的产生了特殊规则,自移峰学院成立以来就一直流传着这种不成文的传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出现想要打破这一现状的优秀学生的。
而今年的一班,也就是梁益华所在年级对应的一年一班,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他们所推举出来的这个新的班级领导人——林子琦,就是这样一个想要向这种不合理的规则发起挑战,甚至要将其打破的人。
虽然一班刚入学的时候,和往届一样被告知了上述的特殊规则,在第一次基础测验,也就是军训会演的考核当中,一年一班同样也是以每个人都发挥出自己最佳的表现,通过集体当中的每一个单体都更为出色而压倒性的达成了年级第一的成就,与之相对应的一年九班也几乎是以同样的方式胜出的,学生们也一度任何这种形式确实有其所在的必要,但是出乎林子琦预计的是,接下来的排名第三的班级既不是他们之后的一年二班也不是同样优秀的一年十班,确实学校名义上最为垫底的一年八班。
尽管在她的眼中,一年八班的全体学生都不能说是做到了尽善尽美,每个人都和自己班级里的学生在动作表现和精气神上差自己班级一大截,但是当时亲临现场,率先完成会演的林子琦难得的在这群“垫底生”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看到了那股想赢的斗志和冲劲,这种表情,这种极其强烈的求胜心恰恰是其他班级所缺乏的,后进班级基本都认为在被一年一班和九班包揽前两名之后,唯一还剩的一个能够受到奖励的名次也必然会被紧随其后的一年二班或者十班取得,所以本身就没有多大的信心和欲望,只是以完成一个形式,参与一个过程的心态走完全程;而二班和十班,同时也因为都觉得自己十拿九稳,而只是像一班九班两个班级一样,尽可能做到了最好而已,但是他们的脸上,更多的是一种结果早已注定,自己同样是天选之人的态度,仿佛已经预料到了结果一般,反而看不到多少渴求胜利的火花,所以这些班级虽然从结果上而言确实感觉比一年八班展现出来的效果还要出色,但是最终校方却出人意料的选择了八班为顺次的第三名。
至少在林子琦看来,这个结果的解读方式是这样的,她自己当然也认可这种解读方式,同时,她也在八班这群“垫底生”身上看到了拼搏,还有因为想赢而迸发出来的,名为【班级凝聚力】的奇迹。
虽然八班的学生都知道自己可能不会是最好的那一个,但同样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去争着做最好的那一个,因为在一群平庸的人当中,哪怕是过分优秀表现突出,往往也会让一个团队显得非常的别扭,充满违和感,就如同国庆阅兵仪式一样,行军队列当中必然有方步走得最好和最差的士兵,但是为了最后呈现出来的阅兵仪式的观感结果,第一名压制了自己的优秀,尽量融入到普通当中,而最后一名则努力弥补自己的缺憾,争取不被看出来自己落后,正因如此,最后呈现出来的每年的阅兵方队才会那么的赏心悦目,实现了真正的【整齐划一】,而一年八班,正式全校唯一一个实现了这一点的班级。
林子琦能明显地感觉到八班的每一排学生都在刻意的配合自己的左右而做着表演,没有谁想要去凸显自己赢得更多领导的关注,也没有任何人全程从头到尾只自顾自的做着自己的动作,做好自己就万事大吉而忽略了对周围人的注意和观察,正是因为这种互相关注,同步进取和彼此之间相互配合,才让他们爬到了本不可能触及的高度。
在高压当中,人往往最先考虑的就是逃避责任,只要自己做好分内的事情,那么哪怕成绩不出众也和自己没关系,自己不需要承担失败的责任,所以在这种时候,人往往优先考虑的是做好自己,从而忽视与周围人的协同和配合,生怕因此而让自己成为那个需要担责任的人,然而这种心理,往往才是导致最后团体失败的因素,是团体协作的大忌。
其他班级都没有想明白的这一点,一年八班,这个名义上的吊车尾班级想明白了,或者说,他们的教官让他们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因为最后他们每个人都承担起了自己的责任,他们才出人意料的取得了成功。
这一现象令林子琦大受震撼,小学和初中的时候就处在一个和谐凝聚的班集体里,并且也一直愿意为班级氛围的营造贡献一份力量的优等生林子琦也因而开始思考移峰学院长久留存下来的这一规章制度是否有其局限性和不足,因而打算开辟出一种新思路,她希望同样把自己所在的一班打造成往届都不曾有的一只凝聚力极强,彼此之间互帮互助的班集体,哪怕保证每一次考试自己的班级都没有人掉队是一项很困难,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林子琦也下定决心打算尝试一下。
她就要做新时代的领路人,规则的革命者,虽然自己的历届前辈都没有打破过传统,甚至尝试过这种可能性的人也寥寥无几,但同样的,往届的军训会演当中八班获得总成绩第三这一壮举也是史无前例的,这代表着,这有可能是奇迹会发生的一年,或者说,他们这一代人具备了创造奇迹的条件,现在所欠缺的就是有没有敢于向奇迹发起挑战的勇气了;既然一年八班能够做到,那她所在的一年一班,没有理由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