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或许不会被人看到,会被永远的沉浸在某一个角落里。但如果你看到此书那么,很遗憾此书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生动的故事。但确实是笔者真实的经历。
明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善良”这个词语用在他身上有感觉有点违和,为什么这样说呢?他很善良善良得太过完美,一种诡异的善良。
第一次见他,他还是学生,应该是初中、估摸14岁上下时的样子,他被众多和他年龄差距很大男女青年前后左右簇拥着,后来才知道是他的表兄与表姐,他由于晚婚晚育所以和他们差距很大,身穿立领衬衫,但着色却很古朴与成熟,(应该是他父母选的,我可不认为这个歌年级的孩子会选择这种颜色的衣服。)笔直的站着,很安静的看着周围,仿佛他是别人家的访客一样很拘束,很客气,一种见谁都和客气的态度,他和父母也很少搭话,总是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本书。我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家庭和他见面,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的祖地。也是好奇心作祟。
第二次见他,他已经大学了,他的相貌变化之大令人惊讶不已。一副学生装束,很整齐,胸前别着一个奇怪的徽章,,应该是大学的某个社团的会徽。一种很文雅的感觉,像一种工艺品那种文雅。脸上没有一丝生气,但却露着一张笑容,十分不搭的组合。一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笑容。甚至感觉有一丝渗人。就像冬日的暖阳,驱散不了寒冬。他和朋友在一起讨论着什么,但他却一直没有发言。对,我也出来没有见过这位远房表弟说过话,或许说过但我也忘了他的声音。或许,这是一种新时代的“酷”?仔细看他,他甚至有有一丝不屑的感觉。这次是他父母做生意失败,然后向我父母寻求帮助。
第三次见他是去年的时候,在西安,我甚至已经认不出他来,我甚至已经忘记了他以前的容貌,在几十平米的出租屋内,他坐床沿伸着枯枝办的手指对着电炉靠着,他头发已经长的遮住了眼睛,头发也是很久没有洗后形成一股一股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瘦削的脸颊上,两个颧骨像两座小山似的突出在那里。眼中还带着好些血丝,嘴唇因长期干燥而裂出了口子脸上也有一些伤痕,眼角还有淤青,应是和别人打架造成的。平静的坐着,脸上没有任何感情,旁若无人。就像暮年的老人一样自然地死去一般,整个人充满了不祥的灾晦之气。一个旁人无法填补的虚空。没有人愿意接触,不过这个表弟和我虽说没有很大的情谊,但他父亲却和我的父亲是亲兄弟,他这次失踪,被找着,有恰逢我在这个城市工作,做个顺水人情也无妨。
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位表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