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啊,有种说法,叫做“八百万神明”。
那时的人们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存在“灵性”,大到崇山峻岭与大江大河,小到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都有着拥有超出常人理解范围能力的可能性。它们是自然力量的演化产物,又是人类行为的反映——其存在与世上所生活的普通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到一个人的旦夕祸福乃至生老病死。
因此,“敬畏并供奉神明”便成为了存在于过去那叙事诗一样年代里人们所公认的准则,人们开始尝试着寻找并祭拜自己身边那些可能存在着的“神明”,定期献上食物或是修建庙宇,无论哪一种行为都体现着人类对于那些“超自然”力量的敬畏与依赖。
与此相对应,伴随着人类“供奉”活动的兴起,很多本来的确就存在于世间的存在因为人类的供奉而逐渐获得了存在的实体,掌握了可以驱使的力量,并最终真正成为了人类所希冀的“神明大人”。
可以说,“神明”自人类自身的念想中诞生,而人类则受其所供奉的“神明”庇护,二者之间默契地形成了无言的契约关系,共同维系着平和而充满信仰心的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常。
然而正所谓“刀分两面”,人的念想中除去渴求平和的善意,源自根源的恶念也同样造就了许许多多的“神明”——或者说是“妖魔”。
“神明”与“妖魔”的本质都是受到了驱动而成型的力量,其划分的标准是“善”与“恶”——至少在最初,它们就好像是风中摇曳的柳条一样,飘逸的趋向因为拂过的阵风不同,最终造就的结果也大相径庭。
行善者,则为“神明”;行恶者,则为“妖魔”。善意催生善意,恶念催生恶念,由于人类自诞生之初便同时拥有“善恶”,因此“神明”和“妖魔”自“供奉”行为之初便同时诞生于世,在一般人的认识里作为势不两立的双方干涉它们“造物者”那平凡无奇的生活。
然而,对于“神明”与“妖魔”的划分,到底还是归结于“人类”的“善恶”——也不知道究竟是谁将这种至关重要的裁定权交到了轻浮的人类手上。也许,即便“神明”与“妖魔”拥有着远超一般凡夫俗子的力量,其真正的运命还是被‘孕育’它们的“人类”拿捏在手中。
如此看来,无论是凡人还是“神明”,在命运面前都是何其的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