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老了才回味;而有些人,是老了以后才懂得。
李商隐就是其中之一。
年轻的时候看不透,到了懂的时节,已经是江湖弟子江湖老,不堪回首。
唐诗三百首里,李商隐一个人就占了二十四首,而且首首几乎都是杰作:
《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无题》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一个人就贡献出「夕阳无限好」「相思成灰」「心有灵犀」三个梗。
用「无题」写诗亦算是一大创举。不敢说从未有人写过《无题》,但最有名的《无题》定必有他。
而且,不知道是否骈文曾经学得多、写得多的关系,李同学写诗总爱运用典故,语焉不祥的同时又令人获得美的享受。别人都说王维是诗中有画,我看小李子更不遑多让,一首诗就是一幅故事画,而对于故事的诠释权则因人而异。
或许是因为他一生都在摇摆之中游走,左右做人难,才令他有话而不敢直言,偏要扭扭捏捏写出好多要旁人猜度的「无题」诗。会懂的人自然懂,小李写诗是给自己看,是给懂他的人看,也给他自己想要懂得他的人看,而我们这些不明觉厉的路人两手所拾得的,只有一首首不肯定答案是否正解的谜诗。
那么李商隐好在哪儿?我认为正好在他的朦胧美。恰如现代派名画,不需要穷究画理,觉得美然后在旁高呼666就是。N年后有位近代诗人,勉强算得上继承小李的精神衣钵──没错,就是那位写下「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顾城。
然而李商隐的诗不全是一片模糊,《蝉》和《嫦娥》就很直白,不需要上网去查找翻译。但简单不代表朴实无华,「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还是那个李商隐,在日常之中亦要寻找出美感。
要不是知道他是男的,准以为小李是个纤细敏感的女艺术家。
而他的终极「无题」大作,必定是鼎鼎有名的《锦瑟》。对这首诗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有说是他的悼妻之作,有说是他对自己的人生经验总结,亦有小说家言以为锦瑟是他某位倾慕对象的名字。
天晓得呢?我只知每一句都优美如画。
就来解构这套「微电影」。
一开始,我们的男主角始终想不明白,为什么好好的瑟会有五十道弦──传说素女鼓瑟,令人流泪,因为乐音过于悲伤,因此某位君主把五十弦的乐器一劈为二──大概男主弹的是假古董,所用的竟然不是现代的二十五弦,而是完整具五十弦的锦瑟。
反正这个不祥的乐器,每弹一句,就会勾起他的一段回忆。
具体为何事?
于是紧接而上的,就是四段蒙太奇:
首先,一个邋遢大叔在白昼午睡,梦见自己成为蝴蝶。醒来后,依依不舍的他在沉思是蝴蝶在梦中成为自己,还是我在平行世界成为蝴蝶──「庄生晓梦迷蝴蝶」。
第二句是说偷情的故事。君王偷了臣子之妻,激情过后痛感后悔,于是死后化身为鸟,啼血不止──「望帝春心托杜鹃」。
然后,乃住在海洋深处的人鱼在月圆之夜哭泣,凝泪为珠──「沧海月明珠有泪」。
压卷一句纯属录像:阳光照在山坡的泥上,令白玉冒轻烟──「蓝田日暖玉生烟」。
好家伙,这四句诗说了等于没有说。而且单从表面来看,更与他的生平完全对不上号。
李商隐偷过人么?曾经有抚心自问「我是谁?从何处来?又即将回归何处?」?假如前二句尚且能捕风捉影,扯出什么宋华阳、令狐綯、牛李党争,后两句简直不可解:人鱼和玉关小李屁事,都步入超自然范畴!
总之,在经历一番华彩过后,男主角(就是小李)不由得感叹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他是感叹爱情,感叹事业,还是感叹人生,后人不得而知。但我很佩服他可以把诗写出后世的电影感,还要是那种浪漫至死的文艺电影。
却道天凉好过秋。此刻我却懂了,回忆就是一盏走马灯,我们所能记住的,是时光淘汰后所遗下的骨屑。此乃属于个人的宝物,外人无权干涉。所以我才会说,小李的诗,多半是写给他自己看的。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秘密从来不需要向其他人寻求证明。我所爱的,正是这份世事蔓延后的沧桑。即便不解其意,自己亦能从中领略生命的华美和凄凉。
并非每个人都是李商隐,但是我们都曾经爱过、恨过,绝大部分最终无奈地走向平凡。人终需一死,唯有到了性命关头,才学懂惘然自悔。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可能人生,不過是上帝老人家的反掌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