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下名讳 [宇都肆天满宫],毕竟正文不是恋爱喜剧那类的。因此,后记也将会用稍微严肃纪实的手法来写。主要是关于这短篇背后的故事。”
作者的一些话:
前前后后改了一遍又一遍,加起来也得有两个月了。
该写的和可写的已经都表达在正文,能不能传达到也都靠我现阶段的创作功力了。但总的来说,这应该算是我第一个真正完成,有详细文章脉络的短篇“作品”,或者说是连载故事。
先从文章的发想来总结吧。大部分故事的创作实际上,或多或少地都源自于生活,本文也不例外。整篇故事都是由2019年12月末 - 2020年1月中旬,发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实故事。
本文的初稿大概在一月底(1月17日)就基本构造完成了(大概半周)。决定用第二人称,类似“对一个朋友叙述他的故事”的角度,确定了人物刻画,叙事结构,场景分镜。其实文章主体在那会儿就已经完成。
这种碎片式,倒叙,插叙,正文并列的叙事风格也是实属我本人第一次尝试。的确完全不成熟,但构想的时候觉得相当有趣啊,哎.. 以后要写连载长篇可没法这么干了。
总而言之,一稿出来后,自己来回看了好几遍都不满意。老感觉哪里总有瑕疵啊,改了改一些过渡句,转折词,啧!还是不顺!
一度思考要不要干脆.. 去砍掉这个作品(此前本人挖过很多坑,我就是鸽王:在下宇都肆天满宫!此书之外!皆是鄙人亲手,一铲子一铲子,一笔一笔刨出来的壕坑!)。但最终当然还是决定存档,继续改下去。
理由很简单,我想写完这个故事,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真实改编的故事。作者再稍微年纪小一点的那会儿,也有类似的经历.. 单恋的滋味系真滴不好受。不过嘛,那也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到今年二月初。2月5号这天,我是扎扎实实地卡文了..
“上述的创作在五天前算是完结了吧,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代入感不强,以至于结尾的情绪很牵强。打算先写一篇短的,换换心情。”这是我2月5日那天创作日记里写道的。
当文章创作的连续性固然重要。所以我这一换心情,就是一整个月…
三月底才重新抓回来写。(是真的懒)
创作过程时绝对艰辛的,涉世尚浅的我没有一个可以依赖的“领头羊”,又巧还是高三学狗.. 只能在网络上苦寻仙人指点。
“我看了一下你的文章… 文笔方面,应该还在过渡吧?有的地方青涩,但也有不错的地方… 叙事结构平淡,你觉得呢?…. 我就觉得文笔其实可以多展露一点.. 代入感很差...”
这位仙人,他总结的部分非常含蓄,非常友好,这很给面子,但是却也不好.. 当下自然还是需要些批判性的意见,才好更正我在写作方面的迷思(我不是抖M,真的不是)。但同时也感激他没有直接说这篇文章是垃圾… 总而言之是有可取之处的。于是我从结构上开始大改。
看了很多书,又重新读了很多文。
再下笔,就正好是4月1日了。
这是一个在愚人节被重新翻改的作品,但愿它看上去并不愚昧。
故事的整体叙事风格做了很大的修改,想办法让它有了更多起承转合,有更多“故事性”,把有趣的部分放在开头来增加代入感,挖坑铺梗再补填上,强调景物的描写..
但在这其中,也不免有很多反思:这真的是一篇符合大众口味的“轻小说”吗?换句话说,这是轻小说吗?观众读起来会不会太累的,会不会过于严肃?又或者说,我究竟想让它给读者带来怎么样的体验?
写文至今,好像都太急于去表达自身想要传达的故事,搞得好像是写给自己看的一样。闷头一顿创作就全然忘记了观众的阅读体验..
不过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我也搞不清楚,这些估计就是我在未来创作道路上,需要边走边思考的问题了。
总而言之这篇文章我很喜欢,它肯定也不是完美的。但是吧.. 下笔去创作它绝对不是为了一时的情绪发泄,或者为某个年少族群打抱不平。
只是想通过叙事去记录一个时间段可能发生的,自己观察到的一些“青春期现象”
它的确不是完美的,但终归是我的孩子,卡我卡太久了.. 我总不能让自己停滞不前。也是结束这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创作期了。带着阅历继续向前。
有一句话不是说得好嘛。改变,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阿甘他马也说过,人生就像…. 陈词滥调,不说了。
2020.4.8.
接下来还会释出另一本故事,只有短短三章,也是类似的叙事风格呐!忍一忍吧,让我再稍微任性下,到时候写长篇可就没办法这么乱来啦。
这是告诫我自己的话。
我们下一篇见。
(关于日期.. 对,我四月八号就写好后记了。)